这是 新世相 的第 735 篇文章
看到一个网友自制图表,当代父母对子女最关切的部分是微信头像。
不管数据可不可靠,也确实经常有人这么说。
一个读者跟我说,自己两分钟换了三个自拍当头像,她妈立马跟她说,还是第一张最好看。
还有个读者说,让他换微信头像这件事,他爸揪着他说了一年了:
@leogo
——互联网时代,你的家人永远在线。
甚至比起你自己,他们可能更离不开手机了。主要原因,还是因为当你成年之后,手机几乎是家人了解你生活的唯一窗口。
小小的对话框,就是你一家人的小型虚拟客厅。
我曾做过一个征集,让你们打开和家人的聊天记录看看发生了什么,看完 1000 张截图,不得不感慨:
手机里的家人真是太有趣了。你根本不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事,说出什么话。
互联网的世界模糊了人际关系的界限,你很可能没意识到,在手机里,在微信上,家人不再是爸妈,而是朋友,或者网友。
你可能会发现家人可爱的一面,也可能发现他们“可怜”的一面。
你可能感到温暖,也可能感到点点心酸。
1
我们和家人聊天的常态是:
“家人对我是秒回,我对他们是忘了回。”
① 错过爸妈的视频和电话是常有的事。
@极乐
② 他们想见你,得提前文字预约。
@姬莉莉
③ 不过,我们接视频没时间,领红包还是很快的。
@大河
④ 有的人甚至和父母没有对话,只有转账。非常直白的默契。
@一只柠檬:“翻了翻聊天记录 ,不知道我当时在干什么才会拒绝三次父亲的视频请求 ,想起弟弟说的,我只有在要生活费才会打电话。”
⑤ 好在家人都习惯了,不会在意。
@Tiffany:“我工作日很忙,妈妈打来电话,我经常口气很差、语速很快。有一次妈妈突然说了一句,你怎么讲话这么像主管……
我突然意识到那不是同事,而是母亲,断了语音后就和她道歉。结果妈妈说了图中的话。”
⑥ 依旧事无巨细的关心你。
@金鑫:“我妈刚学会用微信那会,每天都会问我回家吃饭么,而我每天都有事。”
@立夏:“我工作很忙,经常加班晚归。我爸每次煲了汤都会喊我回去喝汤。老人家不会打拼音,只会用手写体,每次都只是:回来,有汤。”
⑦ 事实上,回家吃饭往往也是你最能接受的一种关心方式了——
家人最大的特点,就是无论看见什么,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你,随手转发给你。
不过对于他们分享的东西,你经常无言以对。
@小暴
@旺仔:“七夕当天。我妈给我送来最真挚的祝福。”
或者哭笑不得。
@丝丝
@想太多什么都做不好
⑧ 不过有些时候,或许只有他们在认真关注你的每一个动态,每一份努力和成果。
@清池:“我当时运营的公众号,粉丝不多,我爸是超级粉丝,每期必看,必转……往后多多努力”
2
只要你稍微跟家人多聊两句就会发现:
他们太可爱了。
⑨ 全天下的爸妈都喜欢求赞。
@jwarm
@樱桃小鸭子:“有次我爸在朋友圈发了我的照片,隔一会就告诉我有多少个人点赞。现在想着也是好可爱呢。”
⑩ 有些父母微信玩得比年轻人还溜。我们现在可能不止要问爸妈要钱,还要偷偷存他们的表情包了。
@Peppermint Patty:“父亲节,我给我爸发了一段我认为极其催泪的话,结果……”
@向日葵喵哈哈
⑪ 这让人差点忘了当初教他们微信,他们怎么都学不会的样子。
@三盏:“我爸忘性大,记不住微信怎么玩。我就一遍遍的教他。有一次教着教着,他居然把我删了。”
@鸭鸭鸭鸭鸭鸭:“这是我爸发来的信息。以前他一直发语音,我都没怎么注意,有几次开会收到他的语音我说不方便听下班再联系,但通常忘了回。那天猜了半天也没猜出他说的惊喜是什么,后来问我妈,才知道是,他学会打字了。”
3
一旦继续深聊,你更会发现:
那些口头上难以表达的情感,家人在微信上竟滔滔不绝。
⑫ 不排除有些家人依旧比较内敛。
有时候明明是他自己想我,结果非要说狗狗想。”@ Nara
⑬ 更多时候,他们的爱,在微信上像是开了闸的洪水。爸爸,一个沉默寡言的老男人,在微信上也会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说话。
@小张
“微信搜索想你。发现都是爸爸发给我的。 ”@千秋。
⑭ 而且在微信上,家人总会说些平时根本不会说的话:
“前夫出轨,我离婚半年都没有告诉父亲,自己闷在家天天喝酒。有一次我喝了酒发朋友圈,爸爸看到后说,好自为之丫头。”
@清雯
“我老爸, 在我填大学志愿时为了让我尽量的留在老妈身边,用他亲身经历说服我。之前他从未对我说过这些。”
@东瓜儿~
“我去年刚到广州,小报社做记者,没有稿费,工资低得可怜。
但还怀揣着新闻理想,觉得虽然现在灰头土脸,但以后一定会出人投地。
可家人都不支持我,希望我回家考公务员,我和家里闹翻后,很久没有和他们联系。后来收到奶奶发的这段话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”
@自游
⑮ 甚至在双方都生气的情况下,大家也不会摔门就走。反而能像朋友一样去交流。
“从家里安排的工作,换到另一个工作,工作是一个刚创业的公司。可能因为之前一直不是很懂事。有一天,爸爸一下子打这么多字。”@bandage
4
可无法忽视的事实是:
这个热闹的虚拟客厅,也不总是这么热闹。
⑯ 有的家人已经老到再也学不会手机了。
“去年冬天,我爷爷堆了雪人。
但因为不会发短信,也没有微信,就请邻居帮忙给我发来这张照片。”
微博网友@吴四喜Shiki
⑰ 还有些家人,已经再也看不到手机里你发的消息了。
“父亲得知病了的那一刻开始,陆续将所有密码告诉我,命令我记录到本子上。
临终前一天,他还是不放心,再次和我核对了包括微信在内的所有密码。并将微信上钱包的余额转给我。
父亲说,银行卡密码不记得可以通过公正,微信钱包不知道密码就没有任何办法了……我要这些钱干什么?我要爸爸啊。”
@青雨
“和妈妈最后的聊天记录,在今年 1 月 27 日,她确诊肠癌肝转移末期的第 78 天。
10 天后,她永远离开了我。”
@阿紫
“工作上遇到一个对当时的我来说很难的抉择,没有人可以告诉我该怎么做,非常迷茫。
我就发微信给老爸。虽然他永远无法回复我,但我已经知道答案了。
后来我做到了,通过考试入编,即将去上班了。我相信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庇佑着我,让我努力前行。”
@ Toby
头图来源:《比海更深》
文内截图均来自新世相读者,经允许后发布。
这是 新世相 X 天猫小黑盒 之《一千零一个新愿》系列栏目的第 2 篇文章:我们会每月发一篇文章,带出当月大赏榜单,解读城市生活的瞬间,许下关于新生活的美好心愿。
你可能之前没想到,父母已经这么依赖手机,也这么离不开你了。所以你和你的父母需要一台更好的手机。作为天猫独家新品首发频道,天猫小黑盒会在每个月最后一天推出精挑细选的大赏榜单。天猫小黑盒覆盖美妆、服装、手机、智能硬件、影音等众多品类。覆盖了你的生活、家庭、社交等各类场景。这个月是手机榜单,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。
我们总是对最爱的人,最不上心。就算关心,也是偶尔的,这“偶尔”也可能是出于自己“偶尔”的内疚心。
我们总说,最怕我们努力的速度,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。
其实不是这样的,你先提高你回父母微信,和接他们电话的速度吧。
晚祷时刻:
无论是第一次做父母,还是第一次做儿女,都不是一个容易胜任的工作啊。